• 五、凡例

    人不得而改也。亦有时下之症,或吐血,或咳嗽,有新得而然者,有久病而然者,病虽同而用药
  • 二、训诂的步骤方法

    应当是如何训解。 例如《素问•至真要大论》:“不止而白血出者死。” 按:王冰说:“白血,谓出浅红色血,似肉似肺者。”马莳说:“血似唾,其色虽白,实谓之血。”张介宾说:“肺伤极则...如“三阳发病为寒热”、“一阳发病为少气善”、“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”、“三阴一阳发病善胀
  • 七、读法

    血痹虚劳合为一篇者,皆言气血之虚病。惟咳嗽证,一与肺痿、肺痈、上气合篇,多系燥火之病;一...痰饮合篇,多系寒饮之病,二流同而源则异。寒疝与腹满宿食合为一篇,皆为
  • 四、辨章学术,考镜源流举例

    少阴之脉……是动,则病饥不欲食,面如漆紫,唾则有血,喝喝而喘……是主肾所生病者,口热舌干...上行。”明初盛寅亦主此说。《医经秘旨》云:“咳嗽烦冤,是肾气之逆也。”又谓“火气上逆,是肝肾之...纳藏于下,故稍有语言动作,其气即上升而。当以补肾纳气之丸朝服,使气上升,则自止矣。六味丸加知、柏、牛膝、麦冬、五味、磁石,蜜丸
  • 一、著作体例

    如血不归经、肾不纳气等)、症名(如呕吐、咳嗽、头痛等)、功用(如活血化瘀、温补脾胃、清热解毒...原》:腧,伤迂切,本作俞,亦作输。《素问·论》;治藏者,治其俞。注引《灵枢》:脉之所注为俞;本经...弗药无妨。又如养葵所著,嵩厓所辑,谓夫咳嗽吐衄未必成瘵也,服四物知柏之类不已则瘵
  • 三、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

    恶寒为阴,恶热为阳。渴喜热饮为阴,渴喜冷饮为阳。身热为阳,身凉为阴。 切诊:脉诊中,以...阳脏之人多热,阴脏之人多寒。阳脏者必平生喜冷畏热,即朝夕食冷一无所病,此阳之有余也;阴
  • 七、痰饮、瘀血

    病变。如痰浊犯肺,影响肺的宣降功能,可见咳嗽、喘满等症状;痰浊犯胃,胃失和降,则见噁心、呕吐...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 (3)寒痰 多见咳嗽,痰稀色白,舌苔白滑,脉沉滑等。 (4)湿痰 多见身重...常见的饮证 (1)悬饮 胸胁胀痛,咳嗽引痛气促。 (2)溢饮 身重,肢体浮肿。 (3)支饮 咳嗽喘息不能平卧,面部浮肿。 (4)饮在肠间(痰饮) 肠鸣
  • 第八节经络系统的作用

    等症状,为邪在经络;未经治疗,则出现壮热、咳喘、气急、咯吐黄痰、脉数有力等,为邪已入脏并且
  • 一、听声音

    因此,临证时当溯本求源,标本分明。 (三)咳嗽 咳嗽在闻诊方面主要包括咳嗽声音的强(有力)和弱(无力)、有无特殊咳声、咳声...咳声有力属实,咳声低微无力属虚。小儿见咳嗽呈阵发而连续,咳嗽时气急满面涨红,咳嗽终止时的吸气声鹭鸶叫,为顿(百日咳)。小儿咳声如犬吠,应注意是否为白喉。干咳...痰黄为肺热。痰中带血多为热伤肺络,或伤肺络,亦见于气虚不能摄血等。 咳嗽一症,也当如哮喘一样,当辨其病源在何脏,不能
  • 二、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

    血行不畅,可导致肺失宣降,出现胸闷、气短、喘痰血的症状。 (二)心与脾 心主血,脾为气血生化...太过,或肺降不及,则多致气火上逆,而出现咳逆上气,甚则咯血等病症。相反,若肺失肃降,燥热...失司,则可至水湿潴留,上犯于肺,而见喘满,咳逆等症。故有“其本在肾,其标在肺”之说。 肺司呼吸